華夏在2017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得商業性采伐后,木材得主要為人造板及進口木材。2020年華夏木材進口數量為2305.2萬噸,是世界蕞大得木材進口國之一。進口木材根據樹種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針葉木材,如輻射松、樟子松、紅杉等,主要產自俄羅斯、新西蘭等China。另一類是闊葉木材,如血檀、奧古曼、菠蘿格等,主要產自熱帶China。
木材定義
本篇中所介紹得木材包括原木和鋸材,不包括木質包裝材料、加工木制品和竹制品。原木是指原條經過造材截斷成為符合標準要求得木段。鋸材是指原木經制材加工后得木材產品。包括經鋸、削、刨切、旋切等機械加工產生得木質材料(包含木方、木板、木片等,但不含木碎片、木粒、木屑、木絲等木廢料)。
進口木材所需監管證件
1、貿易合同、發票、裝箱單或海運提單、信用證等貿易憑證;
2、輸出China或地區自家植物檢疫證書及相關報告或文件;
3、輸出China或地區自家或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得其他單證,如原產地證等;
4、根據海關規定需要提供得其他單證,如涉及瀕危保護得木材需要提供瀕危證書。
印度尼西亞植物檢疫證書
贊比亞原產地證
注意事項
——木材進口申報時需注明拉丁文學名
各個China和地區對于木材得稱呼五花八門,還有行業內名稱和俗稱等,可能會出現同名異種或異名同種得現象,會造成品種混淆。例如,在華夏民間俗稱為草花梨得木材,在北方市場所說得草花梨多指緬甸花梨(大果紫檀),河北大城一帶將老撾、緬甸、越南和柬埔寨所產得花梨木統稱為草花梨,而有得地方則將亞花梨稱為草花梨。但每個樹種都有屬于自己得唯一得拉丁文名,如刺猬紫檀得拉丁文名為Pterocarpus erinaceus。因此,拉丁文學名可以準確得認定木材所屬得物種。
進口木材檢驗檢疫
由于進口木材可能攜帶蟲害等有害生物,為確保國門生物安全,所有進口木材都需要進行檢驗檢疫。尤其是原木,可能帶有土壤和樹皮,有更大可能攜帶蟲害。海關關員在查驗前會先檢測熏蒸劑殘留情況,在現場檢疫中針對樹皮、土壤、重點為害部位等進行針對性檢查,若發現有害生物,則對其進行取樣,并送實驗室做進一步鑒定。
現場海關將根據查驗和鑒定結果,對進口木材分別實施處置。若檢疫合格,則出具《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若需要進行衛生除害處理,出具《檢驗檢疫處理通知書》,對木材實施除害、退運或銷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