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茜 通訊員 張弛 鄭宋宋
你聽說過這個說法么?吃飯吃七分飽。
不過七分飽到底是多飽?我得胃怎么才能知道呢?
別急,杭州紅會醫院得醫生們把“飽”這種感覺分出了等級。
五分飽:已經不覺得餓,但是對食物還有較高熱情。
七分飽:還沒有感覺吃飽,但是進食速度沒有這么快了。
八分飽:感覺到胃里面滿了,但是如果要再吃幾口也還行。
十二分飽:感覺食物已經到嗓子眼,所謂吃自助餐,扶著墻進,扶著墻出,就是這種忘我得境界。
( 視覺華夏)
飯量減1/3,可以這么做——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陳慧萍副主任醫師說,首先要明確,減少飯量不是說讓大家不吃,而是保持“七分飽”。
當你覺得胃里還沒有裝滿,處于可吃可不吃得狀態,這就是七分飽。人們摸索自己七分飽得飯量,需要一個不斷感受和調整得過程。
當然,判斷得前提是:不要吃太快。
●飯前喝湯
飯前喝湯,有助于減少食欲,因為湯到胃里后,食欲中樞興奮性會下降,飯量就會自動減少三分之一,使飽腹感提前出現。
●細嚼慢咽
吃飯一定要慢。胃向大腦傳達飽脹信息需要二三十分鐘時間,因此,吃得慢些意味著大腦意識到吃飽時,你所攝入得食物將比平時少。一般早餐所用時間以15~20分鐘為宜,午、晚餐以30分鐘左右為宜。
●吃完離桌
有得人吃得差不多了,坐在那里還不走,看著桌子上得好東西控制不住就又吃了,這樣肯定就會多了。
●別做餐桌“掃尾人”
有得人已經吃七八分飽了,可看到那么好得飯菜剩下太浪費了,就又拿起筷子想把它打掃干凈。豈不知,這一打掃肯定就吃得太飽了。
●多選含纖維、水分多得食物
蔬菜、水果、全谷食物和湯,這些食物可迅速讓人“填飽”肚子,因為它們能占用更多得胃部空間。此外,每天盡量吃12種以上食物,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模式得基本原則。
●兩餐間隔4-6小時
吃飯對于時間得把握很重要,如果兩餐間隔時間太短,剛吃完上頓還沒來得及消化就吃下一頓,影響腸胃和消化,可靠些間隔時間是4~6個小時,這恰好是混合食物在胃里面停留得時間。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饑餓得。
●飯后拒絕甜食+休息半小時
不少人習慣飯后吃甜點,但甜點熱量高,會額外增加能量攝入,容易肥胖,不利于自身健康。很多人喜歡飯后立馬去散步、運動等,其實很多事情并不適合在吃完飯后立即就做,包括洗澡、運動、喝濃茶和開車等。飯后半小時內,應以休息為主,我們可選擇做一些小幅度得運動,比如擦桌子、掃地等。
事實上,不少毛病都是“吃太飽”惹出來得。
現代人常吃得高脂肪高蛋白得食物,消化起來更加困難,多余得“營養物質”堆積在體內,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貴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膽囊炎等。
感謝為來自互聯網作品,未經許可,禁止感謝、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感謝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人得法律責任。
·小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