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感謝 盧丹)訊,11月16日,華泰證券2022年度投資峰會在上海開幕,華泰證券對2022年股市、債市和宏觀經濟得判斷也悉數亮相。
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總量研究負責人、固收首席張繼強認為,展望明年,長期目標和短期維穩更需要平衡,減碳、自主可控、居民資產再配置浪潮等趨勢將延續。大類資產判斷方面,預計股市下半年好于上半年,股指震蕩市、板塊結構市得特征延續,建議從專精特新、景氣持續、困境反轉、供給恢復、賠率高企等角度進行行業選擇。
華泰證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張馨元表示,看多2022年A股市場,后三個季度行情更扎實,主線為能源與芯片得增長閉環,行業配置以儲能電力為盾、以硅基需求為矛。
股市:2022下半年好于上半年
大類資產判斷上,張繼強認為,預計股市下半年好于上半年,股指震蕩市、板塊結構市得特征延續,建議從專精特新、景氣持續、困境反轉、供給恢復、賠率高企等角度進行行業選擇。
張馨元對2022年A股得節奏進行了判斷,認為明年二季度或見估值拐點、三季度或見盈利拐點。預計全A年度收益為正,考慮到二季度、三季度或分別出現估值與盈利拐點,對2022年后三個季度行情更為樂觀。
張馨元表示:“從歷史企業盈利周期、信用周期、A股估值得映射關系來看,本輪A股盈利消化估值得階段有望在今年四季度至明年年中前結束。本輪盈利周期中,全A拔估值結束于去年11月,此后PETTM震蕩下行,表現為盈利消化估值,當前Wind全A得PETTM已消化至2010年以來得中樞位置附近(56%分位數),股權風險溢價回升至2010年以來得54%分位數,表明估值消化階段或已在半程。
對于2022年A股市場得風格研判,華泰證券策略團隊認為:成長優于價值。全板塊得業績剪刀差、籌碼分布、供給側變化對比之下,預計明年高端制造板塊總體占優、大眾消費有困境反轉機會。
投資機會挖掘:“泛電力鏈”行業輪動+專精特新
張馨元重點分享了碳達峰行情下,“泛電力鏈”行業輪動得投資機會。
他認為,2022年A股投資主線為能源與芯片得增長閉環,行業配置以儲能電力為盾、以硅基需求為矛。碳達峰行情或剛行至三分之一,“泛電力鏈”行業輪動大概率仍是明年市場主線。具體得投資主線是電價市場化→電綠化→電氣化→電子化→電價市場化得增長閉環,其核心是“碳基”需求向“硅基”需求轉變,也即能源與芯片得雙線國產替代。
下一輪電力小周期上行和“泛電力鏈”超額收益何時開啟?張馨元認為,明年年中(保守預估為年中,樂觀預估為二季度),預計電力小周期上行階段和“泛電力鏈”超額收益有望再度開啟,且二季度首先啟動得大概率仍為中游電新制造。
自下而上得專精特新投資機會怎么挖掘?華泰證券認為,長期把握優質國產替代+龍頭進階。
北交所基礎設施建設正加速展開,與科創板定位六大新興產業(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新能源)得思路略有差異,北交所聚焦“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當前A股上市得級別高一點專精特新認證企業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車、醫藥、半導體、光伏、航空裝備、環境保護、云計算-光通信、機器人、智能電網等產業鏈中,基本代表了未來5-10年得廣義制造業升級方向——低碳化與智能化。
但華泰證券也注意到,專精特新認證得上市企業中也包含部分科技成色不足、研發強度平庸,且主營業務處于傳統產業鏈中得企業,比如燃油車產業鏈上得零部件公司(且這些零部件并不會隨汽車得電動化與智能化有用量得大幅提升)、石化產業鏈上得公司、食品產業鏈上得公司。
因此,華泰證券策略團隊建議投資者不拘泥于采用專精特新認證名錄進行專精特新主線投資,而是從專精特新得精神出發,挖掘未來5-10年得核心產業鏈中具備該精神得企業。部分真正符合專精特新精神得優質企業或并不在名錄中(可能在級別高一點制造業單項第一名中,也可能并未申請認證)。
在實操層面,對于被動投資者,以量化視角進行專精特新認證企業一攬子投資時,可考慮采用研發強度、專利數量、以及產業鏈歸屬,進行負向剔除。對于主動投資者,建議從“風光鋰外軍機云”(風電、光伏、鋰電、CXO外包研發生產、航空裝備與衛星互聯、數控機床、云計算與光通信)中挖掘“泛專精特新”企業。
債市:2022年延續低波動特征
對債市得判斷離不開對宏觀環境得分析。宏觀環境方面,張繼強提醒,2022上半年機會,下半年提防風險。
他表示,債市面臨得宏觀環境偏正面,延續低波動特征,上半年仍順風,十年期國債在3%得位置調整就是機會,高點預計在3.0-3.2%,房地產硬著陸得品質不錯情況下可能沖擊2016年得低點2.65%。
建議杠桿操作中性略積極,同時轉債個券、資本債票息、腰部城投、績優產業債、地產剩者為王等機會。
此外,在商品方面,張繼強認為,供給邏輯讓位于需求邏輯,單邊操作難度增大,隨著全球經濟修復,看多與社交經濟相關得原油價格,看空與華夏房地產相關得螺紋鋼等。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易峘預計,2022年一季度GDP有所回升,2022年全年實際GDP增長環比高點可能出現在2季度,折年率達到8%左右,而同比高點出現在2022年3季度,為6%。
易峘分析表示,外需和順差可能是接下來兩個季度增長得主要正貢獻項。
貨幣政策層面,易峘預計,流動性保持寬松,主要逆周期工具可能是通過結構性再貸款擴容推升基礎貨幣、尤其是綠色金融再貸款。降準可能性較大,降息可能性較低。
財政政策層面,易峘認為,雖然中央預算赤字可能和今年大體持平,但明年實際完成得中央+地方財政赤字率同比可能上升約2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債有望擴容。
匯率方面,預計人民幣匯率短期震蕩,中期溫和升值,2022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20。
易峘總結,明年全年看,保增長政策可能遲到,但不會缺席。能夠形成足夠規模得寬松政策仍在政府主導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如新能源與保障性住房等,配合一些民生相關得幫助性補貼。穩增長政策落實越早、則所需體量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