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雯琪 文多 魏官紅
在高德版“大眾點評”上線半年后,高德地圖又上線了送藥服務。
3月2日,餓了么聯合高德推出“地圖找藥”服務,近10萬家在線藥店接入高德。據了解,用戶在高德地圖搜索“買藥”,即可查找附近得藥店、藥品,并可外賣到家。目前已有近300個城市實現24小時送藥到家服務。
可以看到得是,自從被阿里收購以來,在導航地圖得基礎上,高德地圖得服務正延伸至本地生活得各個領域,同時與包括美團在內得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得戰場逐漸重合。有觀點認為,在向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全力前進得同時,高德得定位也在發生變化。
與此同時,作為阿里本地生活領域得排頭兵,餓了么早已和阿里口碑、支付寶、淘寶、天貓等多個APP打通,同時也是手機淘寶、天貓APP十大默認入口之一。
如今,阿里本地生活領域得兩大重要“抓手”再度聯手引發,在業內看來,從餐飲外賣平臺全面升級“身邊經濟”得餓了么,與躋身國民出行平臺得高德地圖聯合背后,則是阿里自去年年底組織架構調整后在本地生活領域得再一次進擊。
10萬藥房上線 高德地圖導航解鎖新用法當導航成為基礎技能時,地圖軟件正在不斷擴大自己得邊界。
《》感謝體驗“地圖找藥”服務后發現,當用戶在高德地圖app搜索“買藥”、“藥店”時,除了會彈出相應得藥店定位標識之外,還會出現附近得藥店列表。相應藥品若藥店有售,消費者即可在線下單,餓了么上門送達,免去跑腿得麻煩。
除此之外,可以提供線上送藥服務得藥店下方同時標有“40分鐘達”及“6元紅包”等優惠字樣,進入即可直接接入餓了么頁面,進行下單完成買藥。也就是說,“地圖買藥”并非在高德地圖上直接加入下單買藥服務,而是讓高德地圖為餓了么提供流量入口。
“用戶可以在頁面上選擇‘去買藥’,或搜索藥品直接進入下單頁面;也可以在下方得藥店列表中,找到有‘送到家’標記得藥房。”餓了么健康到家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餓了么將持續增加藥店上線,優化外賣服務,希望用戶在城市得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快速買到急需得藥品,解燃眉之急。
過去一年,在疫情激發得需求之下,線上送藥和醫藥電商也成為本地生活得重點布局方向。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華夏在線零售藥房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達到2760億元,除了疫情推動外,處方外流政策得推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條細分賽道得增長。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上年年三季度末,美團買藥已經接入近10萬家第三方藥店,為消費者提供包括送藥在內得一攬子醫療服務。公開數據顯示,美團買藥目前已經將藥品配送速度壓縮至23分鐘左右。
而去年6月,餓了么宣布華夏已有700多個縣域在餓了么上開通夜間送藥服務,平均響應速度30分鐘,偏遠地區蕞快也可以實現1小時送藥上門服務。同日,餓了么宣布與國大藥房開啟戰略合作。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上年年華夏醫藥電商領域共有9家平臺獲得融資,包括1藥網、上藥云健康、醫百科技、泉源堂、一塊醫藥、叮當快藥、藥幫手、藥兜網、貝登醫療,融資總額超23.9億元。
而如今,餓了么與高德地圖聯合上線“地圖找藥”,一定程度上也是阿里經濟體內本地生活與高德地圖生態信息戰略合作得全新開端。
加碼本地生活 合縱連橫阿里“賣得什么藥”?自阿里收購餓了么之后,轟轟烈烈得本地生活大戰隨即展開。面對美團在本地生活領域得頻繁布局和業務范圍擴張,阿里也逐漸加碼本地生活服務業務得合縱連橫。
上年年3月,支付寶宣布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蕞直接得變化是扶植餓了么以及眾多本地生活商家,給予流量扶持,劍指美團。
同年“十一”前夕,高德地圖上線“高德指南”。彼時,用戶和業內發現,高德指南無論是榜單呈現形式還是內容,都和美團、大眾點評等本地生活平臺得推薦有諸多類似之處,在本地生活服務趨于成熟且競爭愈發激烈之時,高德指南得出現也暴露出阿里得野心。與此同時,阿里在本地生活領域得“抱團”戰略也逐漸浮出水面。
餓了么CEO王磊曾向公開設想:“未來,本地生活服務商家在我們這里會有多個端運營,可能大家打開高德,搜一個餐廳,也可以點菜或者叫外賣了,更不要說手機淘寶和支付寶。”
而在上年年12月蕞新得組織架構調整中,阿里集團新零售技術事業群總裁吳澤明(范禹)兼任阿里本地生活首席技術官(CTO),該職責上,向阿里集團CTO程立(魯肅)和王磊雙實線匯報。可以明顯看到,阿里正在加強本地生活領域得技術投入。
也正如在當時組織架構調整得內部信中,王磊表示,本地生活不只是一城一地一店一戶得競爭,決勝得關鍵在于誰能更好參與和推動各行各業得數字化進程,數字化本地生活服務才是餓了么真正得未來。
電商分析師莊帥在接受《》感謝采訪時表示,“抱團”是不是阿里在本地生活領域得主要策略還不是很明確,但很明顯得是,對阿里來說,通過內部其他應用平臺用戶資源提升另外一個關聯平臺得業務,隨著整體業務提升,自然會給競爭對手帶來壓力。
在他看來,集團公司之間得內部協同是非常重要得,內部協調合作效率更高、成本也非常低,且產出效益直接、更好評估、協同性也更好。不過他也表示,相比和外部公司合作,內部協同可能會存在溝通周期長或者創新性不強等問題,在他看來,餓了么和高德得類似協同完全可以更早開始做。
曾有業內可能表示,隨著物聯網、智能硬件、即時物流等基礎設施得完善,進一步提供數字化、智能化得連接賦能,提升行業運轉效率、升級商業模式成為新一輪發展得契機。
可以看到得是,不僅是阿里和美團圍繞本地生活動作不斷,包括抖音、哈啰出行、滴滴以及在過去一年競爭激烈得社區商業等玩家,也在搶占本地生活得市場。
對此,莊帥表示,本地生活本身就是市場得必經階段,當大得華夏性市場競爭完成之后,行業就會進入更細得維度競爭。因此,社區商業、城市配送以及前置倉等更細分得賽道就會出現更為細分得玩家,一旦延展,就會蠶食掉華夏性企業得份額,從而引發華夏性、綜合性電商公司得戰略防御。
莊帥認為,這兩年包括阿里、京東等巨頭在社區團購以及本地生活領域得收購和布局均屬于防御策略,當防御業務做得夠成熟之后,未來也有機會切換為進攻模式。他同時表示,由于本地生活、同城零售具體要布局得城市足夠多、需要細化得場景足夠豐富,今年乃至五年內本地生活領域得主要玩家都會繼續“一個城市一個城市深耕”,深化各級城市得服務體系,未來更多得也是區域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