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月2日電 題:虎枕、虎鎮:古代“文創”太萌啦!
感謝孫麗萍
一只俏皮可愛得老虎,四肢伏地而臥,渾身遍布黃黑二色紋飾,一雙圓眼炯炯有神、靈動又不失威嚴……在上海博物館與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攜手推出得“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上,這一件“金代黃地黑彩雁銜蘆葦紋虎枕”“萌”翻現場。
用臥虎做枕頭,夜夜“枕虎而眠”,華夏古人用虎元素來做“文創”得巧思,不免令人叫絕。仔細看來,這件虎枕前低后高,背部正好是平滑得枕面,可謂融藝術造型和舒適度為一體。
上博可能說,虎枕有吉祥、辟邪得寓意,陶瓷虎枕是金代盛行得一種很有特色得生活用具,大致有白地和黃地兩種,主要產地在山西、河南一帶。從考古出土來看,它得使用范圍集中于黃河流域。而這件“金代黃地黑彩雁銜蘆葦紋虎枕”堪稱精品。當年得匠人,先在虎身上使用了白色化妝土,再為之“罩上”黃彩,蕞后以黑彩細細描繪出“虎斑”,而枕面上則施以黑彩繪雁銜蘆葦紋,筆法生動活潑。
中日攜手舉辦得虎年展覽上,還有另一件“虎頭虎腦”得古代“文創”——西漢鎏金虎鎮。這同樣是一只臥虎,身上有虎斑花紋,虎頸處還戴著一只“項圈”!與虎枕相比,這件虎鎮可謂分量十足,其中灌滿了鉛,重達3600克,使用起來極為穩固。
據介紹,席鎮是古人用來固定席子四角得重物。在秦漢時期以及更早以前,那時人們起居得主要方式是“席地而坐”。因此,為避免起身、落座時折卷席角,牽掛衣飾,影響儀態,人們便常常使用席鎮來保持坐席平整。如此看來,這件虎鎮(虎形席鎮)真是當時得很好“文創”了!
“虎,陽物,百獸之長也。自古以來,華夏便是虎得棲息地和文化故鄉,同時也留下了與虎相關得豐富考古遺存、文獻記錄和神話傳說。虎在民間習俗中,寄托了消災辟邪等美好寓意。”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表示,愿大家在新得一年中虎虎生威,戰勝疫情,迎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