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日志(MalltoWin Log)
新一代消費者,非常希望能為自己“包裝”一個展示自身品味的“故事”,希望穿上身的品牌能具有一種社交符號的意義。為此,我國市場的運動品牌,正在努力讓消費者產生極強的愉悅感、獲得感和品牌歸屬感。
2021-08-17
全球運動大勢之下,我國市場的玩法已經變化。
adidas集團最新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歐洲和北美市場銷售收入幾乎翻了一番,但唯一下降區便是我國市場,同比下跌16%。
而根據李寧中期財報,截至6月30日,公司營收增長65%至101.97億元人民幣,首次半年營收超百億,幾乎趕上2018年全年總營收;凈利潤上升187%至19.62億元,超過去年全年。
以李寧為代表,國內運動品牌站上崛起風口,似乎已成不爭的事實。
緣何起勢?
有信息透露,李寧本人在中期財報披露電話會中表示:
“在運動時尚品類,公司把握女性消費潛力……拓寬消費圈層,持續擴大公司在年輕群體中的影響力。”
這似乎道出了其中的一些主要原因。
求增量
產品:從功能性到潮流性
——拓寬日常使用場景
過往經驗表明,消費者與運動品牌之間密切聯系的建立,原始動機是來自人們對體育內容的關注(包括對體育名人的崇拜等),觀看運動賽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連接紐帶。
而新一代年輕人,對體育直播等內容的需求卻逐漸下降。有數據表明,從不看賽事的Z世代比例接近40%,幾乎是千禧一代的2倍,但Z世代恰恰又是品牌掘金的“主戰場”。
來源:morning consult
如何綁定這些對專業賽事并不一定有感的消費者?讓人們在更多非運動時刻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有大量機會穿著、使用,無疑是必走途徑之一。
從2016年開始流行的“Athleisure(運動休閑風)”,也讓更多人被這股風潮影響。運動品牌的單品,開始從專業運動向日常社交、職場通勤等場景過渡,甚至于時裝品牌、奢侈品牌也開始加大運動休閑風單品的推出。
潮牌化、與知名IP/名人聯名,是最常見的方向。比如:
李寧在今年秋冬產品上將帶來李寧x成龍聯名款功夫系列、我國李寧x空山基聯名系列;
安踏攜手了Keith Haring、漫威、動漫《火影忍者》、《龍珠》等;
鴻星爾克推出了與DC、星際迷航、兔斯基、日本動漫《銀魂》等IP的聯名系列;
361°和高達、穿越火線、小黃人、三體等知名IP合作;
匹克攜手盧浮宮博物館、潮玩IP“MOMO PLANET”、電影《哥斯拉大戰金剛》、海爾兄弟等IP;
特步聯名少林推出新廠牌XDNA……
特別是順國潮之風,本地文化特色元素被更多地、更具創意地融入進產品設計中,與年輕一代更強烈的民族/本地文化自信相契合。
來源:李寧BADFIVE
同時,產品不再局限于運動服、運動鞋履等類目,休閑西裝、襯衫、風衣等“通勤-休閑”通用類單品開始增多,讓人們在更多的場景中都能穿搭起運動品牌。
當然,必須注意的問題是,聯名可能會帶來很高的話題度,但商業回報可能依然有限。包括adidas名噪一時的YEEZY,隨廣受喜愛,但至今卻沒有帶來超出預期的商業回報。
求流量
客群:從男性到女性
——解鎖顏值消費“密碼”
盡管總體而言,男性仍是體育運動消費“大戶”,但女性消費者數量、消費實力,同樣成就了一波品牌發展高峰。
天貓數據顯示,2021年女性在天貓購買拳擊手套的人數翻了一倍,買走AJ的超7成是女性。其他方面的數據同樣驗證了女性用戶運動消費投入的明顯增加,去年同比增長達到38.6%。
這一增量市場,推動了專為女性打造的設計師運動服品牌MAIA ACTIVE在去年獲得華創資本的近億元B輪融資,定位兼顧功能性和高顏值的獨立運動品牌Particle Fever粒子狂熱則獲得了高瓴創投的億元C輪融資。
來源:MAIA ACTIVE
與男性的理智相比,女性感性消費、沖動消費的比例更高,有時甚至可以說是妥妥的“裝備黨”。
“剛有想去運動的念頭,首先搞身裝備” “喜歡,就買了”,抱有這種消費心理的女性不再少數。
她們追求的是一種時尚、美好的審美體驗和生活感受,所以比起性價比,更看重“顏價比”,功能性固然重要,設計感、品質感也不可或缺。
而運動品牌的“潮牌”化,也大大滿足了這些女性消費者一部分的“顏值消費”需求,既美且帥又健康,這樣的生活方式可以說非常符合“精神的理想化”。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可觀的粉絲經濟紅利也吸引了各大品牌積極開拓女性市場。啟用流量名人、偶像的營銷方式,無論在聲量還是銷量上,都具有一定的深度綁定作用。
此外,根據懶熊體育年初的調研數據,在購買渠道上,64.83%的女性傾向于去品牌線下門店消費。實體門店的“網紅場景化”、產品豐富化、體驗社交化等開店趨勢,也恰恰能進一步激發女性的“感性消費”潛力。
求粘性
門店:從產品陳列到全面體驗
——增強社交鏈接
對于品牌而言,線上渠道是輻射范圍更廣的日常流量入口,但隨著同類競爭的加劇,想要在消費者心中植入更有差異性、獨特性的品牌認知,線下實體店的重要性同樣不可替代。
特別是融合了全新設計理念的旗艦店、概念店,創造了更多維的用戶體驗:
空間設計:以“網紅場景”,制造“打卡式”社交價值;更人性化的配套設施與服務,帶來更具溫度的購買體驗;
產品系列:全系列產品、首發新品、獨家限定產品、可定制產品等,帶來豐富全面的產品體驗;
社群活動:建立起一個社交中心,增強鏈接粘性。
這樣的旗艦店,不僅能深度綁定原有核心消費客群,也更容易實現口碑的“破圈”,開拓“路人”市場。這也是為什么近一年來,運動品牌大面積、多交互的新型旗艦店頻現的原因。
來源:報花探店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大店、新店無疑是購物中心、商業街在自身升級過程中樂于引入的,但由此帶來的更大承租壓力,也是品牌必須直面的問題。
因此,如何能夠維護好與更廣大消費群體之間的“溝通對話”,形象、產品、體驗、服務缺一不可,而通過打造“強體驗+個性化”概念店、旗艦店直面消費者,是各大運動品牌逃不過的一條發展路徑。
以今年涌現的一批運動品牌旗艦店,也可以感受到這個趨勢。貫穿其中的,便是設計、產品、科技、社群、女性等關鍵詞。
CASE 1
安德瑪我國首家交互式體驗旗艦店
關鍵詞:尖貨,文化,社交
開業時間:1月16日
店鋪地點:杭州湖濱銀泰in77
店鋪面積:超1100平方米
該店定位為全場景運動體驗中心,通過集前沿專業運動尖貨、數字化交互體驗、健康樂活理念于一體,引領潮酷硬核的運動生活新方式。
空間設計
作為品牌目前在國內最大的旗艦店,空間設計融合了騎樓、青磚等江南元素,還特邀國內藝術家以“牛”為元素,創作了“斗”、“奔”、“勝”等運動個性涂鴉。
來源:Kicksvision.
產品系列
品牌希望打雜一個“個性尖貨集聚地”,匯聚了安德瑪和Curry品牌旗下最新最全的運動尖貨,并預售新品Curry Flow 8全新配色Smooth Butter Flow,以及專為為農歷辛丑牛年打造的新年系列與多個熱銷款。
互動體驗
該店首次設置了機械翻轉互動屏,并在試衣間搭載前沿數字技術,輔助顧客挑選裝備。
來源:Kicksvision.
三樓特別開辟了UA STAR運動社群體驗區,會定期聘請UA專業教練和國內知名運動達人進行授課與心得分享,顧客可通過微信小程序“UA STAR”報名獲取體驗資格。
并且,在運動之后,顧客還可以在能量補給站拿到專業的運動飲料,進行放松休息。
CASE 2
耐克亞洲最大旗艦店
關鍵詞:潮流,體驗
開業時間:1月20日
店鋪地點:北京王府井王府國際中心
店鋪面積:超4000平方米
空間設計
該店由耐克與戰略合作伙伴滔搏運動共同打造,屬于Nike Beacon 1200門店,著重新產品的科技感體驗。
建筑外部漸變色的玻璃幕墻帶來醒目的視覺效果。內部設計簡約時尚,2-3層為挑空設計,天花板的環形燈光與中柱形成巧妙的反射效果,折射出蝙蝠形狀背景,包含著 “福到北京”的寓意。
產品系列
店內商品種類更加全面,包括各類限量鞋款和服裝。
一層為女子運動系列,涵蓋健身、瑜伽、跑步等各個細分品類的女性產品,并配有女性專屬試衣間,對于女性消費者非常友好。店員也會根據顧客的不同身形與喜好,對單品穿搭提出建議。
來源:發現北京
二層設置了室內小半場籃球場,顧客可以換上想購買的產品,在球場上感受試穿效果。同時,球場可通過紅外線設備與場地內的運動員實現互動。
三層是籃球主題,此外,店內還設有DIY區域,顧客可以定制自選圖案、配色的耐克產品,目前以T恤、衛衣為主。
CASE 3
迪桑特新天地全新品牌概念店
關鍵詞:時尚,社群
開業時間:5月17日
店鋪地點:上海新天地南里
空間設計
門店外圍保留了石庫門傳統建筑外觀,整體主打一種潮流摩登風格。一些充滿未來感的數字化環繞代碼流裝置,頗具視覺沖擊力和未來穿越感。
來源:美通社
內部空間創新性的打造了“D空間”,其靈感來源于品牌在追求滑雪極致速度上所經常使用的風洞實驗室。在字母D形狀的隧道空間中,服裝通過機械鋼索懸掛系統進行展示。
迪桑特希望營造一種“時空隧道”感受,連接品牌悠久專業的運動歷史和未來高端專業運動體驗,并通過清水混凝土材質形成日式極簡的高級感。
來源:美通社
新店內還設計了一個跨越雪季限制的“滑雪世界”,以“雪山、雪道、纜車”的背景,搭配雪板、雪鏡、頭盔等道具,帶來更為真實的體驗感。
來源:美通社
值得一提的是,店內還首次使用了全新的香氛和音樂系統,清新的香調搭配充滿未來科技感的Soft House類音樂,非常符合年輕潮人的喜好。
產品系列
產品陳列化繁為簡,多為有針對性的精選品類,更關注年輕潮流時尚人群和女性群體的需求。
來源:美通社
開業期間,品牌聯手新天地首發RE:DESCENTE限量環保系列,希望通過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衍生材料制造產品,并通過收集廢舊產品來實施回收活動。
社群活動
隨著迪桑特“行動家俱樂部”揭幕,上海新天地店開業當天也正式開啟了“AWAKEN破風前行”迪桑特騎跑運動月系列活動。
例如開業當天,迪桑特聯手高端健身房PURE Fitness,在新天地北里廣場開啟了鐵人兩項體能訓練課,并和滬上知名SETC上海毅力特鐵三俱樂部舉辦了挑戰賽,在石庫門歷史建筑中騎行慢跑、于店內挑戰Switch虛擬賽等等。
來源:美通社
未來,隨著更多資源的整合,品牌還希望能夠解鎖更多運動新體驗。
CASE 4
FILA 全球首家全新概念店
關鍵詞:時尚,文化
開業時間:5月19日
店鋪地點:北京apm
店鋪面積:超1700平方米
空間設計
FILA作為具有百年歷史的時尚運動品牌,全球首家全新概念店(FILA Sports Fashion House)將意式優雅和老北京文化相結合,希望將傳統與現代進行“碰撞”,帶來新的體驗感。
店鋪設計整體沿襲了品牌標志性的紅、白、藍色彩,加之整體建筑風格極具科技感,傳遞出時尚運動生活的熱情與活力。
來源:搜狐資訊
而一些設計細節則融合了老北京腔調,例如在B1層打造了一面京劇臉譜瓦片墻,設有「鳥籠打卡區」,注冊會員可在扭蛋機抽獎等。開業首月,店內設計了7大“拍照打卡區”,進一步增強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
來源:搜狐資訊
門店內設有特別打造的三個網紅試衣間,包括設計有云朵圖案的白色運動主題、有圓球圖案的紅色節日主題、有地鐵場景的藍色市主題,十分適合潮人拍照。
產品系列
根據不同消費群體進一步細分,1層主打時尚運動和跨界聯名款,2層主要為專業運動和童裝。產品陳列使用充滿趣味的方式,創新性的運用更多色彩組合,并加入大量鏡面和數碼屏,更具現代感,跳脫傳統的服飾演繹束縛。
來源:搜狐資訊
店內售賣多個品類的名人聯名款及新款,以及與全球頂尖輕奢品牌代表MSGM聯名的網球系列,同時推出一系列印有“BEIJING”字樣的專供T恤,為獨家產品。
CASE 5
全國首家 “我國李寧”城市主題概念店
關鍵詞:潮流,文化
開業時間:5月29日
店鋪地點:成都寬窄巷子
店鋪面積:超1000平方米
寬窄巷子作為成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街區,在近期發展中吸納了更多時尚潮流品牌。我國李寧的定位,主打品牌對我國原創運動文化及潮流趨勢的理解。
二者相結合形成的寬窄巷子概念店,既保留了建筑原貌,又深度與本地文化元素相結合,不僅打造了一個新的網紅打卡地,同樣也使人們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國潮運動理念。
空間設計
門店的中庭院落延續傳統四合院式的布局,并布置了竹制桌椅的休憩區,延續了傳統建筑的韻味,并將前場“悠然竹林”、中場“我國李寧”、后場“少不入川”三個主題相互貫穿起來。
內部空間采用中式榫卯結構,深度結合四川民俗民風、寬窄古風等特色元素,如鳥籠形態展示臺、瓦片形狀鞋架、涂鴉風格熊貓壁畫等,并通過光影動畫的運用,形成更好的視覺體驗。
空間內還設有博物館展示區,記錄了李寧1990年以來的歷程和大事件。
產品系列
店內除囊括我國李寧最新產品,還推出了新一季的“少不入川” 城市限定系列產品,包括結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藍印花布印染工藝的街頭服飾、Monogra1m滿印的唐裝夾克、竹節貼布拼接的短袖等時尚單品。
來源:原價帝
此外,包括937 Deluxe Low 少不入川藍印花特別版本、惟吾PRO 尋才問料_紙、惟吾PRO 1807別注版等限量鞋款,也受到鞋咖的熱情追捧。
寫在最后……
除了知名大牌,以MAIA ACTIVE、Particle Fever粒子狂熱為代表的新興設計師運動服品牌也在持續布局線下渠道。
比如MAIA ACTIVE北京三里屯旗艦店,整體空間使用溫和、有質感的色調來拉近人和場域之間的關系,又借助多材質的疊加和運用,豐富體驗觸點,對“跳躍的靈魂,讓平凡的日常也能充滿律動之美”這樣的概念進行詮釋,非常符合品牌基于高品質生活方式女性群體的定位。
來源:huan球網
從這些運動品牌在我國市場目前的發展趨勢中,可以明顯感受到這樣一個觀點:
新一代消費者,非常希望能為自己“包裝”一個展示自身品味的“故事”,希望穿上身的品牌能具有一種社交符號的意義。
因此,產品的功能性、潮流性、文化性、適用性都需要有。
也唯有這樣的品牌,才能讓消費者產生極強的愉悅感、獲得感和品牌歸屬感。
未來,一方面源于品牌時尚品類的持續強化,另一方面隨著人們對運動需求的進一步增加(據國務院日前頒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到2025年,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將達到38.5%,帶動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運動品牌無疑還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誰能擁有更敏銳的需求洞察力,誰能擁有更尖端的產品核心技術能力,就能深度綁定從運動消費者到大眾消費者的更廣泛人群。
為商業地產價值賦能,本平臺原創內容皆由貓頭鷹研究所(MalltoWin Lab) 專業出品。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