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說說那些自由職業或者沒有職業人員的生命價值。
前兩天寫了關于在職員工和退休員工的生命價值,有網友留言給我:
命,怎么可能用金錢衡量它的價值。
是啊,年輕時我也這樣想的。生命無價,怎能用錢衡量?
但是,若是看了太多的人間故事,悲歡離合,以及在醫院里,在火葬場,在墓地里,就會明白,逝者的價值。
有人輕輕的走了,不帶走一絲云彩,甚至家人的思念。
有人匆匆的走了,沒留下片言只語,卻留下壓倒家人的債務。
有人瀟灑的走了,沒有遺憾有留戀,給家人提前做好了安排。
這三種人,你能說生命價值是一樣的么?
既然現在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那我就斗膽按我的想法,闡述我所理解的生命價值。歡迎反駁,碰撞火花,有意外收獲也未可知對吧?
好,書歸正傳,我們來談談無業人員的生命價值。
無業人員包括哪些人?
沒有單位,沒有社保的所有人,我把他歸為無業人員。
既然沒有社保,意味著無論年輕年老,萬一身故,沒有國家給與的喪葬費與撫恤金的說法。
那么,是否意味著這樣的人一旦身故,就真的這樣悄無聲息沒有金錢對標嗎?
還記得2018年1月,遼寧發生一起車禍案。妻子當場死亡,丈夫周進身負重傷。后來查明,周進騙保,故意制造車禍,妄圖成為妻子保單受益人,受益金額2900萬。
可惜,他不明白,保險相關利益人對被保人的傷害行為,是不予理賠的。
或許,他明白。
但是妄圖能騙過警方和保險公司。
我們假設一下啊,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警方沒有破案,認定交通肇事。那么,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呢?
大概率是理賠的。
賠了之后,他妻子的一條命是不是就是2900萬?
實際上,很多人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知道保單可以給人的生命加碼。讓生命變得更值錢。
比如,泰國殺妻案,四川自貢殺母 案,都是對至親的人下手為了巨額的保險賠償。
還記得幾年前,保定的一個業務員的老公患了癌癥,然后她短時間內連續在多家公司投保,目的是為什么?因為她懂得保險可以延續她老公的經濟壽命。
其實,對于保險的認識,在我很小的時候已經解除。應該是上中學的時候吧,酷愛讀書。什么書都愛看,記得有一本日本小說,說的是一個人,故意刺激理發師傅。最后惹怒師傅,師傅用剃刀殺了他。最后是他的遺書才讓人明白真相:原來他失業了,自己絕望,想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家人生存的希望。自殺是不賠的,所以他選擇制造意外死亡。
當時真的看不明白,因為日本小說文字隱晦,也因為當時年紀小哪里懂這些?入了保險這行才突然明白,這位父親的深沉的愛和無奈。
是啊,保險的確可以延續一個人的經濟壽命。
比如終身壽險加信托,號稱地獄里伸出的手。為何?因為一個人身故后,保險公司賠償的大筆保額可以委托信托,替你照顧家人,完全按照你的意愿,好比你生前的那樣。
比如,有個人裝進信托里的指令:每年清明節前一天子孫掃墓。不掃?信托的錢別動。哼哼,即便在天上,仍然可以遙控指揮。
比如梅艷芳,雖然走了,也用信托在照顧她那嗜賭成性的母親。
比如,戴安娜王妃,車禍逝世,卻能在她兒子結婚那天讓兒媳帶上她提前安排好的戒指。
這都是信托的功勞。
當然,普通人的我們,其實完全也可以用終身壽險證明價值,即便無業!
想要100萬的證明?年輕時不過是每年存上不到1萬元,杠杠比例4-6倍左右。即便是打工,似乎也無法做到如此躺賺雙贏的結果吧?
人生風險太多的意外。萬一壯志未酬孩子還小老人已老,不妨提前布局購買一張大意外保單。保額200萬,假如真的萬一了,家人擁有這 200萬,多少可以彌補心中傷痕,也能養家度日。
費用不過是一二千元而已。
保險呢,其實不過是集眾人之力,匯聚一個救援池。誰有問題幫助誰,沒問題的就是愛心人員。
過去我們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還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都說的是互幫互助人多力量大。
我也當然知道現在人們對保險的認知到了,但是依然很反感。
因為推銷的人多了,很煩。
因為買了保單不久,業務員離職了,感覺受騙。
因為出險了,發現理賠不像當初業務員說的或者自己理解的那樣。
因為別人都說保險是騙人的,自己一看保單,想退,發現損失太大。
我還是想說,每一份保單都是銀保監局備案審批的,你說,國家能騙人么?
保險沒錯,也許你買的不是你所希望的。
那么,是不是要自己多學習多了解呢?
因為,無論你多排斥,保險行業依舊穩健發展,是國家金融三駕馬車之一;
無論你多拒絕,每天總有人在買,每天總有人理賠獲益;
無論你多痛恨,保險的作用無可替代。
所以呢,不如敞開心懷,擁抱保險,選一個合適自己的計劃,讓自己的經濟生命延續,讓保單證明自己的價值,讓自己成為重于泰山的家庭頂梁。
哪怕無業,哪怕享用不了國家給與的保障和福利。
我們仍然可以選保險工具來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