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湖畔、春漣河旁,
臨港的城市公園里,
三五成群的人們沿著綠道
漫步、小跑、騎行,沐浴晨光微風,
與自然心境來一場親密接觸。
目前臨港主城區的公園綠地里,已建成各種生態步道、林蔭小道、綠道近百公里,其中包括環滴水湖景觀帶、二環城市公園、春花秋色、星空之鏡公園等生態綠道。臨港的生態綠道,順著城市綠地脈絡,向城市深處不斷滲透蔓延,融合生產、生活、生態,逐步串聯文化、休閑、服務、設施、交通等公共資源,構筑了一張滴水營城、碧網臨港的生態綠網。
串聯功能,展現城市活力
走在環滴水湖景觀綠道上,感受了一把“出門有林蔭,歸途伴花香”的愜意。這里的綠道色彩豐富,路徑蜿蜒曲折,仿佛金絲緞帶環繞在綠地公園中,增添了不少活力。環滴水湖景觀帶內的綠道分為漫步、跑步、騎行三種,串聯了各類運動、休閑、服務場所,為市民提供了便捷開放的戶外活動和休閑空間。
綠道所到之處,花團錦簇,綠意盎然,生機煥發。除了豐富的園林景觀,還能靜距離欣賞名家的城市雕塑小品,仿佛不知不覺進入藝術展廳。
若是駐留在晚霞后,何不與這里靜謐而絢麗的景觀燈光來一場美麗的邂逅呢?
營造景觀,提升生態品質
二環城市公園里,綠道沿線布有景觀休憩驛站、自動售貨機、移動廁所等服務設施,滿足了市民的基本活動需求。綠道旁的綠化景觀層次豐富、高低起伏、錯落有致。
除了銀杏、櫸樹、欒樹等景觀骨干樹種外,中層種植了桂花、海棠、紫薇等春花秋葉植物,地被有粉黛亂子草、蒲葦、芒草等觀賞草及宿根花卉,搭配草坪空間,呈現著“步移景換”的縱深景觀效果。
豐富內涵,營造生態基底
春華秋色公園里的生態綠道有點特別。這里的步道采用可吸收雨水的透水材料,吸收并凈化地表徑流,時刻保持著地面的干凈整潔,實現了公園“小雨不濕鞋,大雨不積水”。同時,在一些生態敏感區內,采用碎石汀步路面、木棧道等生態材料,結合海綿城市的低影響開發理念,將對生態的影響降到最低,綠道整體融于生態之中,引導市民從硬化的路面過渡到軟化的綠地,從城市的約束過渡到自然的開放。
在臨港的公園綠地里,生態綠道不再僅僅是通行的基礎設施,它提亮了公園景觀風貌,串聯著城市服務功能,蘊含著地域文化魅力,綠道為“道”卻勝于“道”,是城市生長的綠色脈絡,更是連系城市和自然的紐帶,構建著人與自然交融、生產、生活、生態融合互動的綠脈網絡。
感受臨港的生態魅力
下一站
你還想去哪里呢?
素材來源:@上海臨港